前言
Today
胸痛是冠心病吗?这是很多患有胸痛的患者经常问医生的问题。为了排除是否是心源性胸痛常常需做一系列的排查,胸痛中心也因此人满为患。超导心磁图,能够判断胸痛患者是否是心源性胸痛,正为胸痛诊疗带来革命性改变。
胸痛:不只是冠心病的信号
胸痛,看似简单的症状背后,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向心脏输送氧气和营养的冠状动脉,一旦出现阻塞便会引发问题:血管突然阻塞是冠心病急性发作,部分阻塞则会导致血流减少,进而引发胸痛。但并非所有胸痛都与心脏相关,在美国,每年超 800 万因胸痛就医的急诊患者中,75% 的病例与心脏无关;而在我国,自 2017 年卫健委要求二级以上医院新建胸痛中心后,三级医疗中心急诊科、胸痛中心的研究显示,胸痛患者中确诊为心源性胸痛的比例仍不足一半。
更需警惕的是胸痛 “三联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这三种疾病凶险异常,早期准确诊断至关重要。然而,仅为排除心源性胸痛,患者就需接受多项检查,这给胸痛中心带来了巨大的筛查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诊断延误。因此,高效精准的诊断工具,是破解胸痛诊疗难题的关键。
超导心磁图:突破传统局限
传统心脏诊断中,心电图(ECG)是常用手段,但它存在明显短板 —— 测量的电信号在记录前会受人体组织、皮肤电导率影响,记录的电位差直接依赖胸腔的不均匀性和几何形状,难以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而心磁图(MCG),作为一种测量心脏电活动产生磁场的技术,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
心磁图通过放置在胸部上方的多通道传感器阵列,记录心脏磁信号并构造磁场图,进而分析心脏异常活动,比如定位异常节律或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与心电图最大的不同在于,心磁图利用的磁信号能几乎不受干扰地穿过人体,这意味着它能捕捉到更多临床有用信息,实现更先进、更准确的心脏诊断。
超导心磁图仪能在疾病非常早期,能以高准确度检测出急性和无症状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作,检查过程无创、无辐射且无需注射药物。临床研究表明,与胸痛中心传统的压力测试、冠状动脉造影等诊断技术相比,超导心磁图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 检测心源性胸痛的特异性达 78.3%,阴性预测值(NPV)更是高达 92.3%,被证明是 “可行且可比的测试选择”。
早诊早治,把握胸痛救治黄金时间
冠心病的早诊早治,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当出现胸痛等相关症状时,快速拨打 120,把握 120 分钟黄金救治时机,能大幅提升患者生存机会。
超导心磁图技术的出现,不仅为胸痛诊断提供了更高效、精准、无创无辐射的新方案,也将进一步推动胸痛中心的分流效率,缓解诊疗压力。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未来,更多胸痛患者将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明确诊断,远离延误救治的风险,为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