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ERENCE INTRODUCTION
1998 年 2 月,国际超导会议由留美华人物理学教授范江弟博士发起
会议正式名称为 “超导体及相关材料的新理论、(新)发现与(新)应用国际会议”,简称为 New³SC。该会议首次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鲁日举行时,便受到美国超导领域精英以及部分中国和欧洲超导学者的踊跃参与。
MAIN GOAL
促进超导机制研究方面的思想交流
探索超导领域中一些非传统的观点
深度探索超导材料与相关材料结合的应用
推动超导研究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通过交流从根本上
改变我们对超导传统认知的新发现
在这个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领域中
突出年轻科学家的贡献
HISTORIC ACHIEVEMENT
POPULAR
由此可追溯到 1997 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举行的美国物理学会(APS)东部地区及得克萨斯分会的年会。在此次活动中,范博士发表了一场演讲,对库珀对进行了精准解读,旨在消除超导领域普遍存在的误解。
诺贝尔奖得主、BCS 理论创始人之一的 J. R. 施里弗博士当场即席作出积极评价,对范博士赞不绝口。此外,在当晚的宴会上,施里弗博士还主动向范博士敬酒,这一举动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密切关注。
经过十二届的积淀,New³SC 在美洲、亚洲、欧洲、澳洲这四洲六国颇具影响力,展现出良好的世界性特质 。它已成为一场具有全球创新性的超导会议,声誉远扬。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功赢得了诺贝尔奖得主、众多知名学者和专业人士的支持与积极参与。
2025年10月15日-18日
中国 宁波
2025年7月31日
2025年8月15日
NOBEL LAUREATE
曾一次或多次担任过该会议顾问的诺贝尔奖得主如下
J. R. Schrieffer (1931-2019)
约翰・R・施里弗博士(J. R. Schrieffer)是在诸多超导机制理论中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BCS 理论的作者之一
Alexei A. Abrikosov (1928-2017)
阿列克谢·A·阿布里科索夫(Alexei A. Abrikosov)博士是前苏联时期举世闻名的世界级大师。他是前苏联科学院顶尖物理学家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博士的学生,也是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
Robert. B. Laughlin (1950-至今)
罗伯特·B·劳克林(Robert. B. Laughlin)博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也是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K. Alexander. Mueller (1927-2023)
卡尔·亚历山大·米勒(K. Alexander. Mueller)博士曾是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苏黎世实验室的一名研究人员。1986年,他与贝德诺兹(Bednorz)博士一同发现了高温超导材料镧钡铜氧(LBCO),并于次年荣获诺贝尔奖
Anthony Leggett (1938-至今)
安东尼·莱格特(Anthony Leggett)博士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物理学教授。他是国际学术界量子物理学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因其在超流理论研究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他荣获了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V. Z. Ginzberg (1916-2009)
金兹堡(Ginzberg)博士是朗道(Landau)的学生兼同事,朗道是前苏联时期世界级的物理学大师。2003年,金兹堡与阿布里科索夫(Abrikosov)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CHRONICLE
RELATED NEWS
往届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