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森堡提出“测不准理论”:在微观世界中,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的准确值不可能同时得到。
打个通俗的比方,假定你想测量出澡盆里热水的温度。当你把温度计放入水中的那一刻,它就会使得水温温度稍稍降低。这时,你虽然仍然可以得到热水温度的近似值,但是它总不会精确到万亿分之一度。
的确,“测不准理论”设定了测量精度的物理极限,但多年来,科学家们仍然尝试着在这些极限内进行尽可能精确的测量,量子测量便是其中的解决方案。
随着医学成像、精密工程、环境监测和国家安全等领域对高精度数据的日趋重视,量子磁测量技术在各领域的下游应用市场展现出广阔的前景,有关机构预测,到2029年,量子精密测量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3.48亿美元。
要理解这一技术为何能撬动千亿市场,首先需要明确其核心定义与底层逻辑。
量子磁测量(Quantum Magnetometry)是一门利用量子效应、量子态或量子系统来探测和测量极微弱磁场的技术。并非直接测量磁场的“力”,而是通过测量磁场对特定量子系统能级或量子态相干的扰动,来反推出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突破经典物理极限,实现极高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和宽动态范围的磁场探测。
几乎所有量子磁测量技术都基于一个共同的物理原理:塞曼效应(Zeeman Effect)。
塞曼效应
当原子、电子或原子核等具有磁矩的粒子被置于外磁场中时,由于其磁矩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其原本简并的能级会发生分裂。分裂的能级差 ΔE 与磁场的强度 B 成正比:
ΔE = g * μB * B
其中,g 是朗德因子,μB 是玻尔磁子。
测量原理和步骤
通过测量这个能级差 ΔE,就可以计算出磁场 B。而测量能级差最常用的方法是磁共振:
用特定频率的电磁波(通常射频或微波)去照射量子系统。当电磁波的能量 hν 恰好等于能级差 ΔE 时,会发生共振吸收或激发,即 磁共振。这个共振频率 ν 直接与磁场强度 B 线性相关:ν = (g * μB / h) * B。因此,精确测量共振频率 ν,就能精确计算出磁场 B。
这是最著名、应用最广泛的超导量子传感器,基于宏观量子现象:约瑟夫森效应和磁通量子化。
工作原理
由一个超导环和一个或多个约瑟夫森结(Josephson Junction)构成。根据超导体的磁通量子化原理,穿过超导环的磁通量只能是磁通量子 Φ₀ = h/2e 的整数倍。当外磁场变化时,超导环会通过产生感应电流来“抵抗”磁通量的变化,以维持磁通量子化。
约瑟夫森结对外部磁通极其敏感,其临界电流会随磁通量周期性变化,周期正好是一个磁通量子 Φ₀。通过测量约瑟夫森结的电压或电流,可以极其精确地测量出小到一个磁通量子百分之一的磁通变化,从而反推出极其微弱的磁场。
特点
灵敏度极高:可达 1-10 fT/√Hz。需要低温(液氦冷却)环境运行,系统复杂昂贵。带宽很宽,可从直流到GHz频率。
量子磁测量的极高灵敏度,使得其能够探测到以往无法察觉的微弱生物磁信号和地球物理信号。
生物医学(Biomedicine):
脑磁图(MEG):测量神经元活动产生的微弱磁场(~10-100 fT),用于研究大脑功能、定位癫痫灶等。新一代的OPM(光学泵浦磁强计)正在革新MEG,使其变得更轻便、可穿戴。
心磁图(MCG):测量心脏电流产生的磁场(~10 pT),辅助诊断心脏病,比心电图提供更多信息。
神经科学:研究脑功能连接、信号传导等。
细胞磁成像:使用NV色心等技术测量细胞内磁性纳米颗粒或生物自身的磁信号。
地球物理与资源勘探(Geophysics):
探测矿藏、油气资源;监测火山活动和地震预报;进行考古磁测,寻找地下遗迹。
基础科学研究(Fundamental Science):
寻找轴子等暗物质候选粒子,寻找磁单极子;测量电子的永久电偶极矩(EDM),这有助于解释宇宙中物质与反物质的不对称性。
国防与安全(Defense & Security):
反潜战(ASW):通过探测潜艇引起的地磁场异常来发现水下目标。
无损探伤(NDT):检测飞机机身、桥梁等内部结构的缺陷和疲劳裂纹。
UXO探测:探测未爆炸的弹药。
工业与计量学(Industry & Metrology)
用于电流的精密测量。作为磁场标准。
从医疗健康的 “微观探测” 到国家安全的 “宏观防护”,量子磁测量的产业化进程正与国家战略深度同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其中,特别指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
宁波飞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量子科技领域持续发力,深耕量子传感细分领域,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行业层面,量子科技的发展热度与市场潜力正不断释放。近日,麦肯锡发布《量子技术监测报告》,系统梳理了过去一年量子领域的重要进展。报告指出,量子技术三大核心领域——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传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高达970亿美元。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超导三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