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美尔康养
科普健康知识,守护大众健康
每笔造影费都该花吗?来算一笔惠及千万患者的 “造影账”
  •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5日
  • 浏览量:28


引言

Today

医保资金的高效使用,是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课题。在冠心病诊疗领域,若能通过精准筛查减少不必要的冠脉造影,每年可节省约 24 亿元医保资金,这部分资金将能更好地用于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惠及更多患者。

人的心脏解剖与DNA结构背景.3d渲染1754990276831.jpg


冠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检查方法,能够直观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然而,尽管其诊断价值不可替代,医学界普遍认为这项检查并非适合所有人随意进行。2023 年《冠状动脉疾病介入诊疗指南》明确指出,冠脉造影需严格把握适应症,不应作为常规筛查手段。这一观点与临床现状相呼应 —— 多国研究(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0 年研究)显示,约 30% 的冠脉造影存在过度使用问题。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在 2024 年报告中也强调,应优先采用无创筛查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暴露。


庞大数据背后:医保资金的沉重负担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冠心病患者数量已超过 1100 万,且每年呈递增趋势。如此庞大的潜在检查人群,使得科学规范应用冠脉造影技术、避免过度医疗成为心血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新数据表明,2023 年我国单纯冠状动脉造影人数达 203 万,占全年 836.8 万冠心病例数的 24.3%。从经济成本来看,每例冠脉造影费用约 5000 元,按医保 80% 的报销比例计算,国家医保基金为每位患者支付 4000 元。以此推算,2023 年 203 万单纯造影患者直接消耗医保资金 81.2 亿元。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到的 30% 不必要检查比例计算,这意味着每年可节省约 24 亿元的医保资金,同时能让数百万患者避免有创检查带来的潜在风险。


破局之道:精准筛查技术显威力


面对过度医疗与医保资金压力的双重困境,引入无创精准的初筛技术成为破局的关键。心磁图技术作为新型心脏功能检测手段,凭借无辐射、高灵敏度的特性,能够在不接触患者的情况下捕捉心脏电生理活动细节,实现对冠心病的早期精准识别。

临床研究表明,此类技术可有效筛选出真正需要造影的高危人群,缩小不必要检查的比例。2023 年单纯造影占比从 2022 年的 25.1% 降至 24.3%,这一细微变化也说明临床规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未来展望:让医保资金用在 “刀刃” 上


在冠心病防治进入 "精准化、高效化" 的新阶段,如何平衡诊断精度与医疗成本,将成为考验医疗体系智慧的关键课题。而每一分医保资金的高效利用,最终都将转化为千万患者的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