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美尔斯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磁宝说磁
万物皆有磁,磁宝带你了解磁的世界
潘建伟院士:百年量子路,从理论诞生到改变未来的革命
  •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 浏览量:51

谈及量子力学的发展,潘建伟直言:“过去100年中,量子力学已经为我们的产业变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没有量子力学,就不会有今天的计算机、互联网,也不会有今天的导航系统。”

引言

pjw.jpg

潘建伟: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


2025 年,是现代量子理论诞生的第一百个年头。联合国将这一年定为 “量子科学与技术国际年”,仿佛在提醒着我们:那个曾只存在于物理学家公式里的量子世界,正一步步走出实验室,叩响普通人的生活之门。

中国科学院院士、量子物理领域的领军者潘建伟,在近期的一场对话中,为我们揭开了量子科技的神秘面纱。这位深耕量子领域数十年的科学家,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量子力学的魅力,就藏在那些至今未解的谜题里。”

百年量子:从理论到改变世界

回望这百年,量子力学早已渗透进生活的肌理 —— 没有它,今天的计算机、互联网、导航系统都将是空中楼阁。潘建伟院士感慨:“没有量子力学就不会有今天的计算机、互联网和导航。”

而如今,一个新的篇章正在展开。随着人类能精确操控单个原子、分子、光子,“量子信息科学” 这个新兴学科正以蓬勃之势生长。潘建伟认为:“在未来20年,它与人工智能结合,可能催生一次新的产业变革。

量子科技如何改写日常生活?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高深的科技,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潘建伟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信息安全将迎来 “终极防护”。 利用量子纠缠的精确关联,我们可以实现原理上不可破解的量子密码通信。据我了解,中国电信已有约500万量子保密手机用户。未来20年,大家都有望使用这种由量子密码保障的信息安全手段。

导航精度将实现 “史诗级跃升”。 目前GPS和北斗原子钟的精度是千万年误差一秒。未来,新的量子技术能实现百亿年甚至更长时间误差不到一秒的时频技术,大幅提高时间和计量导航的精度。

超级计算将突破算力天花板。如果通用量子计算机能在 20 年内落地,它将提供非常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解决目前人工智能中对算力有极大需求的问题,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

最迷人的谜题:量子纠缠

在潘建伟眼中,量子世界最令人着迷的莫过于 “量子纠缠” 。一个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于0和1的叠加态,当两个量子比特纠缠在一起后,无论相距多远,当一个的测量结果确定时,另一个的结果也会立即确定。爱因斯坦称之为“遥远地点之间的诡异互动”。我们到目前为止也没办法解释这种现象为何存在,但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做量子信息处理。

“量子纠缠是最让我感到惊奇的现象,至今也未完全搞明白” 这是至今让潘建伟最为着迷的量子现象。

挑战与未来:量子纠错是关键

量子计算机无疑是量子科技中最受期待的领域,但它眼下正面临一道难关 —— 单次操作的错误率比较大。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量子纠错。针对量子纠错的解释,潘建伟打了个比方:“如果直接把一根火柴垂直放在地面上,它一会就倒下来,如果我有三根火柴同时放在地面上,它就能站很久。如果有很多火柴棍叠加在一起的话,就会形成一个对周围的振动有较强抵抗能力的体系。我们会用很多量子比特,就像很多火柴棍垒起来一样,哪怕周围有噪声或各种影响,也不会算错的这种机制,我们把它叫做量子纠错。”

针对量子纠错,潘建伟充满了希望:我们希望通过5到10年的时间解决量子计算中的纠错问题,也许到2035年或2040年,就能构建出通用的量子计算机。

为什么选择量子?因为热爱

“兴趣是你无穷耐心的源泉。” 谈及为何将量子物理作为终身事业,潘建伟的回答简单而坚定。

“最重要的是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当你带着好奇心,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能对物质世界的理解提供自己的见解。一旦这种见解真正成为知识,就会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 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他在量子世界里深耕数十年,也让中国在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从实验室到生活,从理论到应用,量子科技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或许未来某天,当我们用着量子加密的手机、享受着量子计算机带来的智能服务时,会想起这个百年前诞生的理论,如何一步步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而那些未解的谜题,仍将指引着像潘建伟这样的探索者,走向更深邃的未知。

关于磁量子实验室


我们面向每一位怀揣科学好奇的 “探险者”,探索“万物皆有磁”的终极密码,追踪全球量子科技前沿动态,提供清晰严谨的解读;揭示物质深处的磁现象奥秘,帮助公众领略微观世界的奇异魅力。


Q-MAP

磁量子实验室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