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经常出现胸闷气短、爬楼梯时呼吸困难的情况?千万别掉以轻心,可能是它盯上你了……
医学数据显示,我国每10秒就有1人因冠心病倒下,而超过50%的心梗患者在发病前毫无预警。
冠心病:血管里的“定时炸弹”
心脏如同24小时工作的水泵,冠状动脉(心脏表面的供血血管)就是给这个水泵供油的输油管。当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损伤血管内皮,血液里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就会像淤泥一样堆积在血管壁,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这些斑块分为两种:稳定斑块如同表面坚固的“硬疙瘩”,会让血管逐渐变窄;不稳定斑块则像包着脓液的“薄皮包子”,一旦破裂就会触发血小板聚集(血液中的“创可贴细胞”),瞬间形成血栓堵死血管,这正是心梗猝死的真凶。
可怕的是,血管堵到70%之前,很多人只会偶尔胸闷,甚至完全没有症状。普通体检中的心电图、抽血检查,就像用渔网捞小鱼,很容易漏掉早期病变。超导心磁图仪就像“血管侦探”般,在疾病萌芽阶段就锁定危机。
心磁图仪:从「血管结构」到「心肌功能」的检测革命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沈成兴教授介绍,心磁图(MCG)探查的是人体心脏自身发出的磁场信号,检查过程无创无辐射且无需注射药物,具有成像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冠心病临床诊断、预后评价以及心律失常辅助定位等,新近临床研究显示心磁图可应用于冠脉微循环障碍的诊断和评估。心磁图还为部分特殊人群,如病情危重、有造影剂过敏史,以及无法接受放射影像学、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的患者提供安全无创的选择。
此外,心磁图检查过程耗时较短,通常5-10分内就能完成信号采集以及影像分析传输,能快速鉴别胸痛患者是否为心源性胸痛。
近年来,心肌缺血的功能学评估日益受到临床重视,特别对于冠脉微循环障碍,常规的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通常只能识别大血管病变,而对冠脉微血管病变的诊断往往“无能为力”。然而,被忽视的冠脉微循环障碍会导致胸闷胸痛,甚至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等疾病。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马健表示,冠脉微循环障碍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冠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人群,近年来被证实为心血管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心磁图凭借无创、安全以及简易等诸多优势在冠脉微循环障碍的临床诊断分型和治疗效果评价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经常胸闷、后背痛,尤其抽烟后加重的人;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还管不住嘴的“老糖友”;
3.父母兄弟姐妹中有心梗、猝死病例的;
4.长期熬夜加班、压力大的职场人。
血管堵塞是数十年的渐进过程,早期无症状不等于安全。心磁图仪等国产创新技术的普及,让冠心病筛查从「依赖症状」转向「功能精准评估」。正如沈成兴教授所言:通过无创检测提前锁定心肌缺血,才能真正将心梗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
关注心脏发出的每一次「异常信号」,选择更精准的检测手段,才是对自己和家人健康最有力的守护。